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 喬雪峰)近日,商務部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3年秋季)》。報告指出,前三季度,中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大發達經濟體貿易額合計10167.5億美元,增長0.2%,占外貿總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7%回落至33.2%。
報告中指出,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趨于穩固,零售市場回暖,中美貿易3791億美元,增長6.7%。歐元區經濟初步走出持續一年多的衰退,市場需求仍較疲弱,中歐貿易4085.7億美元,下降0.8%。中日貿易2290.8億美元,下降7.9%,近期中日貿易出現好轉跡象,9月份中國對日出口增長1.5%。中國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業開拓新興市場,對新興經濟體出口總體增長較快,其中對東盟、金磚國家出口分別增長21.9%和7.4%。
隨著自由貿易區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與自貿協定伙伴進出口增勢明顯,前三季度與東盟、智利、新西蘭等9個自貿伙伴(不含臺港澳)進出口4811億美元,占外貿總額的15.7%,高出上年同期1.2個百分點;增速為17%,高出同期外貿增速9.3個百分點。
中國自由貿易區建設取得新進展
2013年,中國先后與冰島、瑞士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中韓自貿區談判將進入出要價階段,《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中日韓自貿區均舉行了兩輪談判、中澳自貿區舉行一輪談判。截至2013年9月,中國已簽署了12個自貿協定:中國與東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蘭、新加坡、秘魯、哥斯達黎加、冰島、瑞士的自貿協定,以及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大陸與臺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自貿區建設的穩步推進,促進了改革開放和對外經濟貿易發展,深化了中國與自貿伙伴雙邊關系。對外貿企業來講,自貿區對大部分產品實行零關稅,減少了非關稅措施,規范了貿易爭端解決方式,降低了貿易成本,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增進了貿易利益。同時,也推動企業"走出去"參與對外投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