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停150分鐘又復蘇
一個22歲男子的“奇遇”
通訊員 陳志峰 記者 林雪萍
本報訊 4月6日上午9點,一名22歲男子心跳驟停150分鐘后又被救活,據悉這是廈門市成功搶救心跳停止時間最長的患者。
該男子名叫徐佳。據悉,當時他正與客戶交談,突然倒地后,臉色變得黑紫,手指發白,幸好當時有同事學過心跳復蘇搶救方法,一直幫其做胸外按壓,直到急救醫生趕到。
徐佳送到醫院急診科時,上半身、手指都已黑得發紫。
醫生接著給他進行體外循環、手工按壓加上人工心肺機輔助。據稱,當醫生切開徐佳胸壁左側時,發現徐的心臟已縮成一團,呈黑紫色,連一點蠕動的跡象都沒有。醫生把手伸進胸腔托著徐佳的心臟,進行按壓。
11點半左右,徐佳的心臟開始有了微微跳動,大家趕緊把徐佳轉移回手術室進行搶救。搶救持續了6個小時,直到當日下午4點,徐佳停跳了兩個半小時的心臟才奇跡般的復蘇。
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廖崇先說,對徐佳抽血檢查時,發現他的鉀離子比正常人低許多。當時推測,可能是低鉀造成室顫,最后導致心臟停跳。手術中,醫生給徐佳輸了18克鉀離子(相當于正常人6天的吸收量),他才勉強恢復正常。
廖崇先說,3天后,徐的心肺功能能穩定,大腦能清醒,搶救就算成功了。
廖崇先表示,徐佳能夠復蘇,與其同事及時幫其做胸外按壓很有關系。廖崇先提醒,如果有人因心肌梗塞或腦血栓等出現心臟停跳,周圍的人首先要有心肺復蘇常識,立即對病人進行心外按壓和保持氣道通暢的搶救。
(責任編輯: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