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2013年11月12播出《改革再進發 老故事 新感動》,節目中特邀專家張力說:“從公報當中可以看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這個意義,首先從全面上來面看,就是它會涉及到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甚至軍隊,國防的改革也包含其中,它是一個全面的,跟原來以往的全會決定只是在某一方面比如經濟,比如三農,比如社會等等領域來作出決定,它是完全不一樣的。”節目實錄:
演播室主持人 侯豐: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
這幾天北京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1月9日開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今天勝利閉幕,在全會發表的公報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標、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的新舉措,新部署。現在正逢中國改革的窗口期,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這次大會,該如何繪就改革路線圖?又將會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乃至世界帶來什么變化和影響呢?
解說:
三中全會公報介紹了這次會議全貌,重點指出會議的主要精神,透露出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向。三中全會的主要成果是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綱領性文件。
特邀專家 張力: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三中全會的主題,來作出決定,作出新的部署,這是具有非常重戰略意義的決策。我覺得從公報當中可以看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這個意義,首先從全面上來面看,就是它會涉及到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甚至軍隊,國防的改革也包含其中,它是一個全面的,跟原來以往的全會決定只是在某一方面比如經濟,比如三農,比如社會等等領域來作出決定,它是完全不一樣的。
解說:
全會從十五個方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部署,這十五個方面是:堅持和萬世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按,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
張力:
我們改革已經改了35年了,現在是處于攻堅期,深水區,我們現在是要啃硬骨頭的時候了,那些容易改的都已經改的差不多了,現在剩下的是大家一起來攻堅克難的階段,所以這種深化體現在縱深上,我們要在現有的改革基礎上要推進一步,要克服阻礙整個黨和國家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來。
解說:
公報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說法是第一次提出。
張力:
這次公報能夠明確提出來,這樣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和現代化,實際上給我們出了非常大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怎么來更好的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方方面面的關系,能夠使得這樣的一個國家治理和整個國家治理的體系包括能力都是和億萬人民群眾的這種參與是分不開的,和我們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能力的提升是分不開的。
解說:
公報強調了要實現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做到三個解放:進一步解決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同時公報中特別強調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的發展政府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記者:
這次提的叫決定性作用,原來是什么呢?
張力:
原來是基礎性作用。
記者:
一個詞的變化意味著什么?
張力:
一個詞變化意味著,將來可能要更好的處理好我們在整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的完善的進程當中,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要使市場能夠發揮作用,同時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所以這兩者是不可偏廢的,相信這一定會釋放出更大的這種發展的活力
解說:
公報中提到的很多問題都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一些我們覺得熟悉的提法在專家眼里確有新意,比如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記者:
實際上我們從公報里看到的,實際上還是很多我們過去曾經聽到過的一些語言、用詞,但是它不一樣在什么地方?
張力:
有繼承,但是它肯定有創新,所以從目前整個謀篇布局布局看來,每一層關于改革的部署設計,實際都非常明確,它有非常強烈的導向的,比如說關于在教育和醫療這方面都用了綜合改革。為什么要強調綜合改革,就是要像習總書記所說的,就是要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就是希望這樣一個整個體制的改革和具體的操作程序的改革,能夠相互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它不僅是一個關于理順政府和服務提供方面,以及社會之間各方面關系,而且它可能是一個讓老百姓能夠更好的參與,一起來加入其中,能夠一起為改革來貢獻力量,甚至參與改革的這種在基層事件當中的設計。
解說:
這一次三中全會的召開被全球媒體稱作中國改革的重要結點,全面深化改革是它的主題詞,引起的全球各界人士的關注。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 包道格:
我們很多人都期待中國啟動改革,實現從投資出口型增長向消費型增長的轉型,必須實現整體性調整而不是局部調整,因此三中全會就是闡述改革愿景,并邁向實現愿景的第一步。
解說:
英國廣播公司與中國的三中全會為何利益攸關為題,對全會深化改革的舉措給予厚望,報道指出:十八大三中全會會對中國國內一系列重要問題拿出對策,從更大范圍而言,此次會議的決策將對整個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美聯社的報道認為: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已經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而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出臺了相關決策,釋放了新一波改革和促進經濟發展的信號。《金融時報》則以《中國領導人的關鍵歷史時刻》為題,稱十八屆三種全會為本年度中國政治活動中最重要的時刻,應該天空電視臺在其網站發表了以《中國經濟改革再此提速》為題的報道,認為此次會議為中國經濟構建了藍圖將在未來十年影響全球經濟,《印度時報》用中國重起這個短語來解讀三中全會,印度學者認為:這次會議將為中國未來幾年發展勾勒新的藍圖。
印度經濟學家 扎亞商格爾:
會議涉及很多熱點,我認為一旦改革方案通過,然后貫徹執行就會成功,因為中國有類似的經驗。
主持人:
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僅為中國今后的改革規劃了路線圖,更明確了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要取得決定性的成果,同時我國已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過去的35年里,我們的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披荊斬棘、闖關突圍,取得了累累碩果、非凡成就,如今改革又到了闖關時,面對急流險灘,需要我們有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面對新期待,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筑中國夢。
演播室主持人 侯豐:
他叫方俊民,今年56歲。最近他成了武漢三鎮最引人矚目的新聞人物,無數人被他感動、被他震撼,無數人想要去看望他、幫助他。他是什么人,做過什么事情,會引起社會如此的關注?這一切要從28年前講起。
解說:
1985年8月26日下午6點多鐘,方俊民和兩個同伴去游泳回來,路過東湖九女墩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呼救。
方俊民:
就只想著去救人,所以采取了那個叫最快的方式,就是頭朝下那種方式去救人。
解說:
救人心切的方俊民一個猛子扎了下去,沒想到一下子撞在湖底的石頭上。
方俊民:
當時那個人形容,像煮熟了面條這樣軟了。
解說:
由于跳水時頭部撞倒水底的水泥平臺,方俊民頸部壓縮性骨折,神經受挫,最終導致高位截癱,他永遠不能站起來。然后命運卻在此時跟方俊民開了一個更為殘酷的玩笑,他舍命相救的那個男孩,其實并沒有危險,只是在很淺的水里,假裝溺水哄岸邊的妹妹玩。
方俊民:
那沒后悔過,這個小孩也是無意識的。
解說:
重傷之后在醫院照顧了他五個月的妻子,最終離他而去,方俊民一度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他用頭撞墻,用牙咬破自己的手腕。
方俊民:
連累家人一輩子,以后總也好不了,要是我真是有辦法死了的話,還給家里減輕負擔。
方俊民母親:
我要死了,拿頭撞桌角,他不吃飯,要餓死。
解說:
原本幸福的一家人,突然遭遇滅頂之災,面對一歲多的女兒,面對老母親,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成為方俊民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1995年《東方時空》兩周年特別節目:
方俊民母親:
冷嗎?
方俊民:
不冷。雞仔喂飽了?
方俊民母親:
雞仔飽的很。
方俊民母親:
不要動了。
解說:
方媽媽今年已經83歲高齡,這28年來,就是這樣一直默默的照顧著方俊民和他的小女兒。
方俊民:
我媽媽這樣無怨無悔地,細心地照顧我,這對我也是很大的鼓舞,大家都在關心我,我也有信心活下去。
解說:
慢慢的,方俊民找到了生活的勇氣,通過長期的康復治療,在家人的幫助下也可以慢慢的坐起來了,后來他身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默默的關心著他。1995年,武漢市三角路中學知道方俊民的事情后,自發的成立了一支方俊民小分隊。從那以后,小分隊的成員經常來到方俊民家,和他下下旗、聊聊天,而這也給方俊民的單調生活帶來了一點樂趣。
18年來,小分隊的成員換了十幾茬,但逢年過節和休息時間,就上門看望方俊民的傳統卻一下也沒變。2012年,方俊民專門給學校寫了一封信,雖然只有幾百個字,但對于一個高位截癱的人來說,這封信寫的并不容易。在這封信里方俊民寫到:“感謝大家幫我做家務,跟我聊窗外的世界,使我感到真切的愛,也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快樂的一面”。然而這些年來,在方俊民心中,其實一直有一個未了的心潔。
方俊民:
有時我出去的時候,別人就問我:“因為什么事情癱瘓了”,我就說:“救人”,那別人就說:“那你就有見義勇為的證書”。
解說:
“見義勇為”這一紙證書,代表的是社會對方俊民救人行為的認可,這是方俊民內心里所真正看中的。當時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對于見義勇為的認定對象,為與犯罪分子做斗爭人員,而方俊民顯然不屬此類。2013年陜西話劇院一位曾經采訪過方俊民的導演,根據他的事跡排演了一部話劇。6月14日,這部名為《明天》的話劇在武漢公演,這一次方俊民的故事,被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的人注意到了,工作人員特意到方俊民的家中探望,被他的故事和生活現狀深深打動,決定特事特辦專門為他申請,并迅速幫助他上報了相關材料。
時隔28年后,拿到見義勇為證書的方俊民才格外欣喜。
方俊民:
證書是無價的財富,是政府對我的一個肯定,這個證書政府給我發的,武漢市人民政府發的。
主持人:
方俊民笑了,但這一笑,又會讓多少人熱淚盈眶。28年前他跳到水中折傷了自己的脊柱,撐起了社會的脊梁。28年來,他和他的家人無怨無悔,一舉甚為勇為。而武漢中學生近20年持續不斷的志愿服務,也讓我們感到溫暖,他們攜手奏響主旋律,持續傳遞正能量,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的榜樣。
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