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難忘穿越蘑菇云
我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從小放牛,15歲就參軍到了朝鮮戰場。是黨把我培養成一名堅強的戰士,又讓我飛上了藍天。在中國進行氫彈爆炸前的熱核彈爆炸試驗時,我駕駛戰機穿越蘑菇煙云,冒著生命危險,到煙云中取回放射性微粒樣品,榮立一等功。后來,由飛行員逐步升任為團長、副師長。停飛后,組織上把我調到北京南苑空軍干休所,當了6年副所長,為空軍第二批離休老同志服務。回顧40年來的軍旅生涯,令我永遠不能忘記的,是那次穿越蘑菇煙云。
放牛娃,永遠跟黨走
1935年10月,我出生在四川省渠縣的一個貧農家庭,舊社會,在國民黨的腐敗統治下,童年生活苦不堪言。1949年家鄉解放,我家的生活才一天天地好起來。但是1950年6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瘋狂發動了侵朝戰爭,把戰火燒到了我國的鴨綠江邊。同年10月,中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當時我剛滿15周歲,為了保衛我們革命勝利果實,背著父母,毅然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家鄉到了山東益都,進行戰前練兵,不久乘火車到達遼寧省海城縣,在那里部隊改裝新式裝備,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2年1月跨過鴨綠江,參加入朝作戰。當時我在志愿軍某團2營5連當通信員,這時五次戰役已經結束,部隊轉入陣地戰。其間,部隊駐在朝鮮三八線以北順川,對抗美國侵略軍。我經歷了多次戰斗,因為作戰勇敢,榮立三等功1次,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授予我三等銀質獎章1枚。1953年7月朝鮮停戰后,部隊回國。我們村同期入伍的,先后參加入朝作戰的,共有8人,回國時只有2人,有6名同志的遺體永遠留在朝鮮的土地上。經過抗美援朝戰火的考驗,黨把我培養成一名勇敢的戰士。我心里只想要一輩子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
渴望學文化,攀登“知識山”
朝鮮停戰后,正逢人民空軍擴建,中央軍委決定從陸軍部隊打過仗的黨團員干部、戰士中選拔飛行學員。經過體格檢查,我入選了,我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夠學習飛行。1954年3月,我被分配到徐州空軍第5預科學校學習文化。我從當兵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兩年多時間里,沒有給父母寫過一封信,一是我寫信還有困難,二是戰爭環境顧不上寫。但我一心想學文化,知道沒有文化是干不好革命工作的,更不可能當飛行員。
我在5預校1大隊當學員,主要就是結合航空理論學習有關的文化課,語文、數學、自然、地理是最基礎的課程,經過1年零6個月的學習,基本上掌握了相當初中的文化水平,考試成績優秀,還立了三等功。回憶在學習文化課時,我真是拼命地學,文化課學不好就要被淘汰的。我把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1年多的時間里,沒有進過一次城,沒有看過一場電影,沒有休息一個星期天,中午、晚上和業余時間都在教室里度過。
1955年底,我就到了空軍5航校學習飛行,學習了初級教練機、中級教練機和高級教練機,飛了三種機型。1958年7月從航校畢業后,分配到空軍飛行部隊當飛行員。在黨的培養下,放牛娃終于長上了“鋼鐵翅膀”。
部隊當時駐在河北故城機場,我飛了殲-5機型,1964年又改裝了殲-6型戰斗機。成為能夠執行空中作戰任務的空中雄鷹。1958年7月7日,我們師某團奉命入閩輪戰,10月10日,在福建省福清縣龍田上空,1大隊飛行員杜鳳瑞同志擊落敵機2架后血灑長空。我是英雄所在部隊的飛行員,對于他的犧牲,我們是既悲痛、惋惜,又自豪和驕傲。1963年至1972年,我團先后奉命入閩輪戰5次。每次都圓滿完成作戰任務。
難忘的穿越蘑菇煙云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接著進行氫彈試驗的準備,在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前,還進行了多次的熱核材料彈的爆炸試驗。熱核材料非常接近氫材料,熱核材料彈的爆炸的威力比原子彈的威力大得多,是百萬噸級當量,爆炸點也比原子彈的爆炸點高。但是,原子彈爆炸后的取樣,是由飛機進入煙云的單層,也就是由一架運輸機進入蘑菇煙云取回放射性微粒來檢驗爆炸效果。而熱核材料和氫材料彈的取樣,就要多層取樣,這需要更快速度的飛機多架次與多層次的進入,危險性相對的比較大。據說外國進行氫彈爆炸試驗時,曾派飛機進入蘑菇煙云取樣,但是飛行員在蘑菇煙云周圍轉了一圈返航。所以這項工作史無先例。
(本文摘自藍天出版社圖書《悠悠藍天情》中《難忘穿越蘑菇云》一節)